盘龙区扎实推进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
盘龙区司法局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实施“应援尽援”惠民工程,拓展援助领域,降低援助门槛,努力实现应援尽援,扎实推进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
一、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援助流程。积极探索新方式,在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设置法律援助在线申请栏目,实现互联网+法律援助功能一键化,并将12348电话平台嵌入“盘龙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服务半径持续延伸。同时,中心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农民工等群体特点,优化了援助流程,对60岁以上、患有重大疾病或确有困难的特殊群体基本生存权、身体权、健康权、居住权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实行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采用简易程序,优先审查,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对涉及劳资纠纷、工资待遇案件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二、搭建绿色通道,强化平台作用。一是与盘龙区总工会共同建立“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法律援助品牌项目——昆明市县区首家“职工(农民工)维权岗”,扩大受援范围,降低援助门槛,维护职工(农民工)合法权益。自2018年8月成立以来共受理8件“职工维权岗(农民工)”案件。二是组建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律师团队,邀请区属10名已为人父母的律师加入“未成年被害人援助律师微信群”,有针对性地将未成年被害人案件指派给该团队律师承办。三是与区民宗局共同制定《盘龙区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实施办法》,设立“盘龙区少数民族法律援助通道”,开展少数民族法律援助工作,确保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三、开展案件互评,提高案件质量。指派责任心、专业性强的律师办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加强受理、指派、承办、旁听、归档等环节的把关和监控,确保为特殊群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年内与禄劝县法律援助中心组建法援案件互评小组,随机抽取15件法律援助案件进行程序性及实质性的合议,从规范卷宗编制、规范卷宗目录、完善卷内材料等方面提出评查建议,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增强法律援助服务能力。
四、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援助影响。依托盘龙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实体及热线平台进行法律援助宣传,利用斗鱼平台开展未成年人送法进校园普法教育讲座直播活动、森林模拟法庭活动,编印《妇女法律援助手册》《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手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老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拍摄少数民族农民工讨薪题材微电影《阿隆讨薪记》、反家暴微电影《不再沉默》,制作法律援助宣传MG动画片,不断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提升特殊群体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目前,盘龙区已形成“1+26+103”的三级工作网络,即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一级核心,12个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及14个工、青、妇、老、残、教育局、看守所、鉴定中心、公证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狱等法律援助联络站构成二级网络,103个社区工作联系点为第三级网络。2018年,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受理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军人军属特殊人群法律援助案件816件,区法律援助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及各站点共计接待法律咨询4875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19.67万元,年内开展各种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宣传活动24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