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盘龙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盯关键环节发力,一体推进法治盘龙、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目标引领更加明确,任务落实更加有力,重点改革更加深入,法治基础更加牢固,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持续加强党的领导,把准法治建设“方向盘”
成立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4个协调小组,每年召开委员会会议、办公室会议及各协调小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法治建设合力,使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确保盘龙区法治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同时,区委常委会切实履行法治建设领导职责,每年至少2次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区级各党组、党(工)委在区委统一领导下,主动履行主体责任,积极谋划落实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并主动向区委报告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积极投身于法治盘龙建设。
制度建设全面完善,牵住法治建设“牛鼻子”
自2019年至今,共印发《法治盘龙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中共昆明市盘龙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工作方案》等60余份法治建设方面的制度文件,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发挥制度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盘龙区聚焦法律实施监督、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等重点领域发力,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举措得当、分工合理,做到既契合发展形势又满足群众期盼,既符合上级要求又贴合盘龙区实际,全面确保法治建设推进工作干有方向、做有抓手,推动盘龙区法治建设步步攀升。
狠抓重点工作落实,弹好法治建设“协奏曲”
坚持统筹推进、同向发力,一体推进法治盘龙建设,确保不留死角、不存短板。
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近5年,共组织各类行政执法人员集中培训600余场次,培训执法人员8千余人次;区级共集中评查行政执法案卷500余件,案卷优秀率逐年提升;编制容错纠错柔性执法“五张清单”1904项、包容审慎监管“减免责”清单735项,共适用办理案件588件,防止和克服简单粗暴,规范执法行为。
坚持法治护航营商环境,打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出台《盘龙区全面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4个制度文件,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区人民法院、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同期开设“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专窗”,区司法局与云南长坤水电基地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法企共建”单位。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激活法治建设“一池水”
在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中,盘龙区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典型亮点经验。
盘龙区在全国首创法院与高校的“院校基层法治共建机制”,成立全省首家县(区)知识产权公共法律服务(维权)站、首个劳动仲裁行业公共法律服务站、首家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中心工作站、首家劳动争议工会派出庭、首个“府院联动一机制两中心”,组建全省第一支行政复议案件银龄调处专家队伍等。盘龙区联盟街道金江路社区被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全省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唯一的一个社区层面的立法联系点。2022年,盘龙区成为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区)候选单位。各项创新举措带来的工作成果及亮点经验,为盘龙区法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