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机社区党委始终以党建为引领,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深挖社区能人资源,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推动社区治理从“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社区党委创新搭建平台,以“能人带动群众、群众反哺社区”的模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走出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
党建搭台,能人唱戏,激活社区治理“内生力”。社区党委结合基层党建与文化建设,建立“社区能人库”,涵盖文艺、书画、摄影等多领域人才。通过“党员带头+能人引领”双驱动,鼓励居民发挥特长服务邻里。社区定期举办“能人风采展”“才艺共享日”等活动,为能人提供展示舞台,让“微光”汇聚成照亮社区的“星河”。
画家爷爷,执笔绘温情,墙画变身文化“连心桥”。社区创新推出“下午三点半”公益课堂,充分激活社区"能人库"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亲子互动深度结合。课堂中,党员能人们化身文化导师,开设国画、书法等特色课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墨染清塘"水墨课堂尤为亮眼,退休老党员李老师凭借深厚的艺术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示范荷花、荷叶的水墨技法时,巧妙融入精神内涵:"荷花破土而出、傲立水面,荷叶舒展向上、蓬勃生长,这不仅展现了生命的顽强,更象征着共产党员在困境中保持昂扬斗志、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在互动教学中,家长与孩子共同挥毫泼墨,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在艺术创作中感悟红色精神,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
能人各展其才,点亮多元邻里文化。除了“画家爷爷”,社区各类能人持续释放能量:党员书法家黄老师主动认领“家门口的书画课堂”公益项目,免费教授居民书法技艺;摄影达人曾老师发起“时光记忆”项目,为昆机老厂区拍摄建厂历史,用镜头与文字记录老厂区的故事,这些珍贵影像资料不仅是昆机工厂记忆的留存,更成为社区开展红色教育的鲜活教材;文艺爱好者张名姮组建“文化能人志愿队”,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与辖区老党员共同开展红色文艺汇演等宣传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更拉近了邻里距离,营造了“互帮互助、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
这些由党员能人主导的特色活动,既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书画课堂里的理论共学、摄影项目中的红色传承,让居民在参与中增进邻里情谊,在互动中凝聚思想共识,切实构建起"互帮互助、共事共乐"的红色邻里生态圈。昆机社区党委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将能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红色动能,绘就出一幅党群同心、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画卷。